一天之计在于晨!入秋之后,不少老年朋友想趁着早晨凉爽的天气强身健体。晨练是好事儿,但也得讲方法。
1.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对于时间自由度大的锻炼者如退休老人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后的九十点钟以后,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可选择七点后进行适度锻炼。在天气寒冷时晨练还要注意衣着的保暖,以出门时不冷、活动后微汗为宜。
2.晨练后不要马上进食
锻炼结束后,若马上就吃刚做好的稀饭、馄饨、豆浆等热乎乎的食物,会使得处于冷适应状态下的食管黏膜层及附近组织的毛细血管和稍大些的血管,不能一下子承受过烫食物的刺激,而出现暂时性的调节功能紊乱。
3.晨练之前先喝点水
晨练前适当补水,可使循环血量增加,血液黏度降低。但切记补水要少量多次,不要一次饮水过多,一次以150至200毫升为宜,以免突然增加心脏及胃肠道的负担。
4.慢性病患者小心晨练
一些心律不齐、肾功能不好、贫血和肝脏有问题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进行晨练,或者在运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而糖尿病人最不适宜早晨锻炼;有心血管问题者,建议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下午或黄昏。
5.室外运动30分钟最适宜
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为最佳。老年人在锻炼时应该多注意进行一些内在肌肉协调和柔韧性的运动,像慢走和太极拳等活动,这些运动会保持肌肉、器官的稳定性。
晨练要注意适当,不能时间太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节保护,晨练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度。
|